我的Excel趣事(一) 那是在1999年,因为工作,单位给换了一台新电脑,装机人员将一些改装的程序都给装好了。但那时的我,别说知道Office是什么东东了,就是上网也不会,打开电脑,就是玩玩里面自带的游戏。 终于有一天,同事看见我费力地趴在桌子上在抄写领导改过的稿子,对我说:“你怎么不用Word呀?”于是,对文字编档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慢慢地,我学会了保存、编辑、修改、打印,自己开始悄悄地接触Office97,引出了一系列的笑话和趣事。 初次打开Excel,看见里面一个个的方格,心想,这能干什么呀?试着在里面输入了一些数字和文字,看着这些文字像瓶子里的水一样不停地从格子里溢出去,又不能进行编辑和排版,还不如Word呢。生气之下,就关闭了Excel。这一关,冷淡了Excel将近一年的时间。 重新使用Excel是在一个夏天,由于单位里新建了一个数据库,一些原始资料需要分析后进行录入。面对下面报上来的一大批数据,我抱着计算器每天不停地进行统计求和,由于害怕算错了,每天下午下班前,都会把报表做个记号,求和的数据更是要复验一遍,生怕出现一点点差错。我对面的是一个将近退休的老同事,她的工作需要每天稽核营业报表,因此,她接触Excel比我早了近一年半时间。这天,她终于看不下去了,对我说:“你试试用Excel吧。”就这样,我踏上了Excel的旅途,眼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我又一次打开了Excel,将数据一个个敲进格子内,需要停止工作的时候,我会将它保存。虽然求和,我还是用计算器来完成,但我已经很高兴了。工作量加大了,可是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数据不对,我可以直接在格子内修改;修改完的报表,能够直接打印出来呈送给领导......有一天,不知怎么,我忽然学会了求和,可能是无意间点击的吧,当时我欣喜若狂,整个下午,就在那不停地练习求和。Excel,我的天,你真是菩萨,你真是上帝呀! 在这次新建数据库的统计分析过程中,我每天都会有一个新发现:字体、加黑、聚中、边框、后退......我终于踏进了Excel的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