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Home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EH技术汇-专业的职场技能充电站 妙哉!函数段子手趣味讲函数 Excel服务器-会Excel,做管理系统 效率神器,一键搞定繁琐工作
HR薪酬管理数字化实战 Excel 2021函数公式学习大典 Excel数据透视表实战秘技 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职场宝典
让更多数据处理,一键完成 数据工作者的案头书 免费直播课集锦 ExcelHome出品 - VBA代码宝免费下载
用ChatGPT与VBA一键搞定Excel WPS表格从入门到精通 Excel VBA经典代码实践指南
查看: 34720|回复: 85

《感谢EXCELHOME论坛》

[复制链接]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5-11-29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感谢EXCELHOME论坛》[/U] 我不喜欢写文字,喜欢摆弄数字。但说到excel,却有说不完的话。听到关于开辟谈论excel学习的感受时,我希望把自己的一点体会说出来。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发。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望见谅。 由于我一直喜欢数字,自从开始接触电脑就想充分利用电脑来帮我计算,最初使用的是cced,这算是比较早的可以用于计算的dos系统下的软件了。我最初认识excel是在96年,当时清华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到我们单位来做课题,他们使用的就是word和excel。那时对我来说“所见即所得”的文本编辑软件是非常神奇的软件。因为当时的wps软件是在黑色背景下编辑的,与打印效果联系不起来。所以一直希望能够“所见即所得”。但是当时对excel能做什么一点也不了解,之后也没有再去研究它。又过了两年,到1998年我又重新有机会接触到电脑,当时的电脑里已安装上excel97 了。我开始发现其中的奥秘,单元格能合并,可以输入=A1+B1,还可以向下复制,还能拖拽……太神奇了,简直妙不可言。随后,我把工作中用到的表格陆续都做成excel表,但还没有涉及到公式,只是表格而已。有时还需要用计算器计算后再输入进去,现在看来也许很可笑。 对excel的近一步了解还是在购买了相关书籍以后。不过刚开始时,看书也看不明白,我就硬着头皮往下看。一方面在工作遇到问题就去书中找答案,另一方面在书中看到的使用技巧就到工作中去实践。我自己体会这是两条线,起初这两条线没有交叉点,换句话说就是实际工作的问题在书中找不到答案,在书中看到的技巧在实际中利用不上。这段时间应该是最痛苦的一段。尤其是看不懂书上写的东西,看几遍还是不明白。举个例子,我当时为了看懂保护工作表的操作方法,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关于保护工作表的想法来源于想锁定含有公式的单元格。正因为正样,所以陷入歧途,我的思维路线是选中需要锁定的单元格,设置属性为锁定,再保护工作表。结果总是失败,看书也看不明白。因为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反过来的,即选中不需要锁定的单元格,设置属性为解锁,再保护工作表。就是这小小的差异,让我苦闷了半个月。从这件事上我悟出点道理,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寻找答案,应该先弄明白某项操作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再想办法把它运用到实际中的什么地方,这样的思路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学习excel贵在坚持,要想方设法把理论和实践往一起“拉”,总会找到交叉点,哪怕是牵强的交叉,也要尝试;那怕效率只提高了一点点,也要用一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叉点会越来越多,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我最出接触到的是IF函数,这个函数比较容易理解,作用也非常大,在没有学习其他函数前,它能做很多的事。比如用它可以实现vlookup函数的功能,当然,前提是不能超过七层嵌套。再往后我又学会了SUMIF函数,感觉如虎添翼,当时我想把会计凭证按照凭证种类进行分类汇总,我先使用IF函数把凭证分别显示在三个(现金、银行、转账)工作表中,做法是如果凭证种类等于现金就等于对应单元格,否则就等于空。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在明细表中,符合条件的有内容显示,而不符合条件的显示空,看到的效果是有的行有数据,有的行没有数据,表格很不好看,但是毕竟把凭证按照类别分开了。下一步再使用SUMIF函数进行汇总,这里也存在问题,科目名称必须事先录入,而且要把所有科目都输入进去,否则结果会出错。这样操作的结果是无论本月有无数据,科目名称都存在。如果打印汇总表就需要把没有数据的行进行隐藏。比较烦琐。即使是这样,即使还需要手工录入会计科目名称,我已经感觉幸福的很了。 在我写上述感受的时候,我在想,假如看到此段的网友不是会计,他可能看不懂是什么意思。看不懂也没有关系,其实,我想通过写这段内容向大家说明,对待每一个函数都要想办法多利用,充分理解该函数的意思,通过多次使用和在不同场合下使用以达到完全理解的目的。 我在学习使用excel期间,如果到外单位办事,看到有人在使用excel,我会停下来看看;看电视时,如果有这样的栏目我会把它看完。总之,只要有机会接触到我都不会放过。有一次我到某机关办事,看到有人在使用excel做表,我不由自主地停下来看,当看到他的操作有问题时,情不自禁地指点了一下,对方很高兴。不过也有遭白眼的时候,原因是给人家指点错了。那段时间,我excel的痴迷度非常高。 使用函数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误操作”。由于使用的次数多,使用的情况不同,难免出现误操作。误操作的结果是返回各种各样的错误值,这对自己了解函数有很大的帮助。我自己体会,在学习过程中要不厌其烦地重复,通过调整其中的各个参数,分别去掉其中的某个参数,看看结果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体会出很多东西。很多用法都是自己体会出来的,或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只有把一个个函数学扎实,才能为将来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Excel书中列举的例子和使用说明局限性太大,不能把函数的各种用途都一一列举出来。我举个例子:如果你从书上查找手电钻功能,书中只会告诉你它是用来打孔的。而实际使用中,大家还经常用它扩孔。因此灵活使用函数是靠长期使用中慢慢领悟出来的。 再说说时间的问题,也许有许多人都抱怨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在电脑上实践。其实这些抱怨都说明你对excel不够喜欢,如果喜欢到痴迷的程度,你肯定能找出时间。我每天晚上都要等到家人睡觉后才开始琢磨excel。虽然睡的少,但我喜欢,有兴趣。由于晚上睡的少,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我每天需要坐公交车上班,无论春夏秋冬,只要上了车,我都能很快睡着(由于我上车的地点是始发站,下车的地点是终点站)。 关于看书与实际操作的关系。我除了经常购买excel书之外,还经常购买电脑报、电脑爱好者等杂志。在看到某项功能或技巧后我会马上进行实际演练。当然,只操作这一次还是不能保证完全记住,这也没有关系。你只要记住这个方法就行,实际用到此方法时还可以从书上找出来。如果你看的书太多,查找时可能要费点时间。我体会在查找结果出来之前,你还会有意外收获,你可能无意看到某项技巧是你最近刚好遇到的问题。用书中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争取获得更多的交叉点,提高兴趣。 在使用中还要保持两个好习惯,一是要有“偷懒”的习惯,所谓“偷懒”就是想办法提高工作的效率,提高自动化程度。这样可以促使你不断提高水平。二是乐于助人,由于你周围的人性格各异,看问题、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会间接地“帮”你找问题。遇到的问题多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与其说是你在帮助别人解答问题,还不如说你是在这些人的问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关于这个话题我的感触很深。在论坛里“泡”过一段时间以后,见识会很多。尤其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提高了。 我把在论坛中提问的人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人是把准备工作做好,剩下填写公式再发起话题,有的甚至把大部分公式都编好,只剩下某一点突破不了,来论坛中求救。这类人是来求画龙点睛的,当他看完你的帖子就会豁然开朗。这对他自己来说不但解决了问题,还提高了水平。这类人在意结果,但更希望了解过程。另一类人是希望通过论坛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他不在意解决的过程,比较在意结果。于是就会出现楼主不断提问,跟帖人不断解答。经过几个、十几个回合才能达到楼主的满意。往往这类人善于提难题,有些情况是可以通过过渡简化公式的,但这类人还是在问,不加辅助列可以吗!如果让我站在解答问题人的立场上说,第二类人越多越好,因为能提高解答者的水平。不过我还是建议所有的提问者,最好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在需要突破的时候再提出问题,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提高了自己。否则即使帮你解答了,你还是驾驭不了。Excel中的公式不会像专业软件那样照顾全面,一旦条件变化,公式就需要做调整,所以,使用者一定要读懂了公式以后再使用,否则会给你的使用带来麻烦。 关于函数的灵活运用,我感觉不完全是函数的问题,有些时候需要有点数学方面的知识。比如row和column的使用,在很多地方都用的到,在配合offset函数使用中经常需要组建一行或一列序列,1;1;1;2;2;2;3;3;3…..这是一类,再有1;2;3;1;2;3;1;2;3….这又是一类。如何实现呢?大家可以试试A1=roundup(row()/3,0)向下复制,看看结果是什么。如果换成A1=roundup((row()-1)/3,0)或A1=roundup((row()-2)/3,0) 或A1=roundup((row()-3)/3,0),或者A1=roundup(row()/3,0)-1或A1=roundup(row()/3,0)-1或A1=roundup(row()/3,0)-2或A1=roundup(row()/3,0)-3。如果再演变一下A1=MOD(ROW(),3),A1=MOD((ROW()-1),3),A1=MOD((ROW()-2),3),A1=MOD((ROW()-3),3),或者A1=MOD(ROW(),3)-1, A1=MOD(ROW(),3)-2, A1=MOD(ROW(),3)-3,A1=MOD(ROW()-1,3)+1等等,使用的条件不同,采取的方法也就不同,如果有空不防把这些变化做一做,为今后的使用提供帮助。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在高手如云的excelhome论坛里不敢言经验。虽然我是在2003年年初注册的,但以前只是偶尔上来看看,近期才刚开始经常光顾。受各位高手的指点,感觉非常温暖,受益匪浅。在此向gvntw、gdliyy版主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的指教。另外我还要感谢一个人czzqb,由于我不太细心,偶尔会发一些错误的帖子,czzqb经常通过短信指出我的错误,还帮我提供思路,谢谢你,如果您愿意,我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关注我的帖子,90度一下。 最后感谢excelhome论坛提供了一个让大家交流excel的平台,让这些痴迷excel的人有了交流、提高的场所,给大家带去了无尽的温暖和无穷的知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30 13:07:47编辑过]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5-11-29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同感.通过这个论坛改变了我们很多!!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5-11-30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5-11-30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我刚开始也是从VLOOKUP和SUMIF开始的,为了研究VBA我很少10点以前回去的。感觉很值得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5-11-30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楼主同感,我是在05年3月份在网上搜索时无意中搜到EH的(我有个习惯,有问题不会就看EXCEL帮助,或是上网搜索,一般都能解决),真可谓"一见中情",从此EH改变了我,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除非工作特忙,一般我每天都要在EH上两三个小时,我由衷地感谢EH,感谢EH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这么学习的地方.

现在想来以前真是有点夜郎自大,以为自己用近十年电脑,以为自己在EXCEL方面什么都会,其实只不过会点基本的操作,是EH让我认识到什么才是EXCEL,什么才是OFFICE,什么叫大师.在EH的大半年,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想也不曾想过的技能,对我的工作也大有帮助.

同时EH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大师们就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奋斗的目标,更是我前进的动力,不敢奢望能达到大师们的水平,但我一定会努力去做的.

最后再次感谢EH,感谢大师们的无私帮助,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一个小小小鸟,一只很菜很菜却又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小小小鸟.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5-11-3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 VBA代码宝 - VBA编程加强工具 · VBA代码随查随用  · 内置多项VBA编程加强工具       ★ 免费下载 ★      ★使用手册

嗯,学习Excel的个中滋味,只有尝试了才知道。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5-11-30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 Excel易用宝 - 提升Excel的操作效率 · Excel / WPS表格插件       ★免费下载 ★       ★ 使用帮助
写得真不错。 有同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30 15:39:00编辑过]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5-11-30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感谢! 看到对我而言陌生的函数。也试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30 15:48:17编辑过]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5-11-3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 VBA代码宝 - VBA编程加强工具 · VBA代码随查随用  · 内置多项VBA编程加强工具       ★ 免费下载 ★      ★使用手册

我看过楼主不少回帖,楼主在函数运用方面的功力可说是炉火纯青了.

说到感受,也是和楼主一样,在外面看到这个就走不动了,想看想动.我是2002年接触的,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不多,所以函数用的也不多,有几个常用的也就可以过关了,以后有时间向楼主学学函数的运用.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5-11-3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女朋友是我的老师,当初我死不肯学,麻烦啊,后来还是学了,恩感觉很好用,我还记得是SUMIF和VLOOKUP两个函数,呵呵我的函数就止步在这里了,我很懒不想去学习,看着VBA好用比较神奇,当初实在是不懂这些,就有兴趣了所以也就被VBA套住了。直到现在还没有入门,一直郁闷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ExcelHome

GMT+8, 2024-12-4 01:34 , Processed in 0.04883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1999-2023 Wooffice Inc.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0001号 沪ICP备11019229号-2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任何违反国家相关法律的言论,本站将协助国家相关部门追究发言者责任!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李志群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