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Home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EH技术汇-专业的职场技能充电站 妙哉!函数段子手趣味讲函数 Excel服务器-会Excel,做管理系统 效率神器,一键搞定繁琐工作
HR薪酬管理数字化实战 Excel 2021函数公式学习大典 Excel数据透视表实战秘技 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职场宝典
让更多数据处理,一键完成 数据工作者的案头书 免费直播课集锦 ExcelHome出品 - VBA代码宝免费下载
用ChatGPT与VBA一键搞定Excel WPS表格从入门到精通 Excel VBA经典代码实践指南
楼主: plumatom

■■■word2003中如何引用公式编号■■■

[复制链接]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4-10-2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 VBA代码宝 - VBA编程加强工具 · VBA代码随查随用  · 内置多项VBA编程加强工具       ★ 免费下载 ★      ★使用手册

你这个严格意义上不是引用,只是编号。使用其中的SEQ域,与引用/题注以及交叉引用有些区别的。所以用不起来交叉引用。我简单地做了一个,你看一下,是否如此:

lz1d2nUE.zip (17.96 KB, 下载次数: 42)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你的那个公式编号可以写在公式的上面啊.我需要公式编号在公式的最右边啊,就像书本上的一样.

我这个确实也是用引用题注来加的编号,只不过我新建了一个标签,我新建的标签是 式.然后点了编号包含章节号,所以前面多出来一个"1.".最后还点了题注中不包含标签.就出来我的那个效果"(1.1)".

不信你把题注公式插到公式的后面看看,交叉应用的时候会不会把公式一起带过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8 11:31:32编辑过]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域代码是 " { STYLEREF 1 \s }.{ SEQ 式 \* ARABIC \s 1 }"

我的第一个是章节编号,后面才是公式编号.本质上和你的是一样的.

你的域代码是" { SEQ 公式1. \* ARABIC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8 11:33:12编辑过]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版主用的是word2000以下版本吧,怎么没有题注中不包含标签这个选项呢?

我要的效果就像下面这个一样.不要公式编号在别的位置.

pi=3.1415 (1.1)

圆周率见式(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8 11:38:54编辑过]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4-10-2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试一下,题注只能插入上方或者下方,没有左侧或者右侧,你用的编号方法其实就是域中的编号,这个我是知道的。但如果使用题注的方法,可以自动插入,并且可以交叉引用,也就是说,题注与“题目-估且叫做这样吧,或者叫做引用源”,是相当于一个整体,如果用公式来表示,相当于OFFSET的作用,也就是下移一个段落(上方)的内容或者上移一个段落的内容(下方)(我个人理解)。

我的版本号在我的签名中使用。

最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你的交叉引用中有无引用题注编号即可。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多谢版主,可我还没有解决问题,现在不管用什么方法,能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请版主有空的时候再帮我看看,毕竟版主接触的问题比较多,了解的知识比较广,也许别的方法也可以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

我的系统即装了office2003,也装了officeXP,昨天用了Xp试了一下,感觉和2003一样.莫非是2003比XP要高级一点?多了这个功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8 12:19:30编辑过]
0b3xcCWW.jpg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发表于 2004-10-28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现在你回答我几个问题:

一是你的题注对话框的位置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二是你的“题注”能不能考虑在上或者下方?

从你的贴图而言,XP与2003是有区别的。我没用过2003。

如果你非要这样在左侧,可以考虑用书签,再用超级链接的方法试一下。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1、题注对话框的位置只有两个,分别是所选项目上、下方,这和xp没什么区别;

2、题注也可以考虑在上或者下方。

呵呵,我都说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了,一般的科技书都是公式在正中间,公式编号在最右边,然后文中别的地方也许还要引用公式,比如说:“由式(2.7)知”。如果说像图和表那样编号是完全自己一行的话,是很好交叉引用的。可对公式来说,它把编号前的那个公式和编号(因为它们在一行)作为一个整体引用过来了。我不需要文中到处出现那些公式,只需要一个动态的编号就可以了。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ayyz.net/grzy/zbg/readnews.asp?newsid=1018

使用WORD域给公式编号

发布人:张保国 发表日期:2003年7月1日 作者:董占山 已经有328位读者读过此文
Word的域功能十分强大和有用,其中联合使用STYLEREF和SEQ两个域,可以方便地为文档中的公式进行编号,便于在文档中其他地方引用。下面的指令是一个示例: {STYLEREF 1 \s} - {SEQ Equation \* ARABIC \s 1} 在文档中插入这样的域后,就会显示1-1的编号,在文档中每个公式的后面都加上一个这样的域,Word会自动对它们编号管理。你需要引用公式的地方,也只需要插入相应的域引用就可以了。插入引用十分方便,只需要打开Word的交叉引用窗口,选中需要的公式即可。 另外有一种更好的办法是创建一个宏命令来完成实现更加高级的功能。下面的一段VBA代码是我录制的,可以直接复制到你的模板中使用。它创建了一个宏按钮域和一个唯一的对应书签,以后你可以使用GOTOBUTTON域来引用。格式是:{GOTOBUTTON bookmark {ref bookmark \* meregeformat}}。
Sub InsertEquationMacroButton()
'
' Macro recorded 5/7/2003 by Zhanshan Dong
'
    Selection.Fields.Add Range:=Selection.Range, Type:=wdFieldEmpty, _
        PreserveFormatting:=False
    Selection.TypeText Text:="macrobutton MTPlaceRef \* mergeformat "
    Selection.Fields.Add Range:=Selection.Range, Type:=wdFieldEmpty, _
        PreserveFormatting:=False
    Selection.TypeText Text:="seq MTEqn \h \* mergeformat"
    Selection.MoveRight Unit:=wdCharacter, Count:=2
    Selection.TypeText Text:="[]"
    Selection.Delete Unit:=wdCharacter, Count:=1
    Selection.MoveLeft Unit:=wdCharacter, Count:=1
    Selection.Fields.Add Range:=Selection.Range, Type:=wdFieldEmpty, _
        PreserveFormatting:=False
    Selection.TypeText Text:="STYLEREF \s 1 \* mergeformat"
    Selection.MoveRight Unit:=wdCharacter, Count:=3
    Selection.MoveLeft Unit:=wdCharacter, Count:=1
    Selection.TypeText Text:="-"
    Selection.Fields.Add Range:=Selection.Range, Type:=wdFieldEmpty, _
        PreserveFormatting:=False
    Selection.TypeText Text:="SEQ MTEqn \c \* Arabic \* mergeformat"
    Selection.MoveRight Unit:=wdCharacter, Count:=4
    Selection.MoveLeft Unit:=wdCharacter, Count:=1, Extend:=wdExtend
    Selection.Fields.ToggleShowCodes
    Selection.Fields.Update
    mydate = Date
    mytime = Time
    myserial = CStr(Round(CDbl(mydate) * 100000 + CDbl(Time) * 100000))
    With ActiveDocument.Bookmarks
        .Add Range:=Selection.Range, Name:="Eqn" + myserial
        .DefaultSorting = wdSortByName
        .ShowHidden = False
    End With
End Su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8 18:40:28编辑过]

TA的精华主题

TA的得分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建模竞赛新手教程(外传)--利用好Word

花一天时间学好Word排版,绝对是一劳永逸的事。

Word不是最重要的,但绝对是影响建模表达、写作效率和修改方便性的关键。

所有与内容无关的排版工作都交给Word去完成吧。

记得初识数模时,Word曾让下天同志郁闷了半个夏天;后来参加了几次大赛,自以为Word用

得还可以,结果毕业设计时经高人提点,发现Word竟可以这样用。好东西当然要大家一起分

享,现介绍***(网上down的,未能核实真身)的大作如下,以抛砖引玉:

------------------------------------------------------------------

用Word编辑论文的几个建议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家主要还是用Microsoft Word

(以下简称Word)编辑论文。Word在写科技论文方面虽然有一些先天不足,但却提供了非常强

大的功能。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可能经常要为不断地调整格式而烦恼。我把自己以

前使用Word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一下,抛块砖。

原则: 内容与表现分离

====================

一篇论文应该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内容与表现,前者是指文章作者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文字、

图片、表格、公式及整个文章的章节段落结构等,而后者则是指论文页面大小、边距、各种字体

、字号等。相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例如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会有不同的表现;

而不同的内容可以使用相同的表现,例如一个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文章的表现都是相同的。这两者

的关系不言自明。在排版软件普及之前,作者只需关心文章的内容,文章表现则由出版社的排版

工人完成,当然他们之间会有一定交互。Word倡导一种所见即所得(WYSIWYG)的方式,将编辑

排版集成在一起,使得作者在处理内容的同时就可以设置并立即看到其表现。可惜的是很多作

者滥用WYSIWYG,将内容与表现混杂在一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人工排版上,然而效率和效

果都很差。本文所强调的“内容与表现分离”的原则就是说文章作者只要关心文章的内容,所有

与内容无关的排版工作都交给Word去完成,作者只需将自己的排版意图以适当的方式告诉Word

。因为Word不仅仅是一个编辑器,还是一个排版软件,不要只拿它当记事本或写字板用。主

要建议如下。

1.

一定要使用样式,除了Word原先所提供的标题、正文等样式外,还可以自定义样式。如果你

发现自己是用选中文字然后用格式栏来设定格式的,一定要注意,想想其他地方是否需要相

同的格式,如果是的话,最好就定义一个样式。对于相同排版表现的内容一定要坚持使用统

一的样式。这样做能大大减少工作量和出错机会,如果要对排版格式(文档表现)做调整,

只需一次性修改相关样式即可。使用样式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由Word自动生成各种目录和索

引。

2.

一定不要自己敲编号,一定要使用交叉引用。如果你发现自己打了编号,一定要小心,这极

可能给你文章的修改带来无穷的后患。标题的编号可以通过设置标题样式来实现,表格和图

形的编号通过设置题注的编号来完成。在写“参见第x章、如图x所示”等字样时,不要自己敲

编号,应使用交叉引用。这样做以后,当插入或删除新的内容时,所有的编号和引用都将自

动更新,无需人力维护。并且可以自动生成图、表目录。公式的编号虽然也可以通过题注来

完成,但我另有建议,见5。

3.

一定不要自己敲空格来达到对齐的目的。只有英文单词间才会有空格,中文文档没有空格。

所有的对齐都应该利用标尺、制表位、对齐方式和段落的缩进等来进行。如果发现自己打了

空格,一定要谨慎,想想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避免。同理,一定不要敲回车来调整段落

的间距。

4.

绘图。统计图建议使用Execel生成,框图和流程图建议使用Visio画。如果不能忍受Visio

对象复制到Word的速度,还可以试试SmardDraw,功能不比Visio弱,使用不比Visio难,

速度却快多了。如果使用Word的绘图工具绘图,最好以插入Word图片的方式,并适当使用组

合。

5. 编辑数学公式建议使用

MathType5.0,其实Word集成的公式编辑器是它的3.0版。安装MathType后,Word会增加

一个菜单项,其功能一目了然。一定要使用 MathType

的自动编号和引用功能。这样首先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对齐,还可以自动更新编号。Word

正文中插入公式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把上下行距都撑大了,很不美观,这部分可以通过固定行

距来修正。

6.

参考文献的编辑和管理。如果你在写论文时才想到要整理参考文献,已经太迟了,但总比论

文写到参考文献那一页时才去整理要好。应该养成看文章的同时就整理参考文献的习惯。手

工整理参考文献是很痛苦的,而且很容易出错。Word没有提供管理参考文献的功能,用插入

尾注的方法也很不地道。我建议使用 Reference

Manager,它与Word集成得非常好,提供即写即引用(Cite

while you write,简称Cwyw)的功能。你所做的只是像填表格一样地输入相关信

息,如篇名、作者、年份等在文章中需要引用文献的的方插入标记,它会为你生成非常美观和专

业的参考文献列表,并且对参考文献的引用编号也是自动生成和更新的。这除了可以保持格式上

的一致、规范,减少出错机会外,更可以避免正文中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参考文献列表之间的不

匹配。并且从长远来说,本次输入的参考文献信息可以在今后重复利用,从而一劳永逸。类似软

件还有Endnote和Biblioscape。Endnote优点在于可以将文献列表导出到BibTeX格式,但

功能没有ReferenceManager强大。可惜这两个软件都不支持中文,据说Biblioscape对中文

支持的很好,我没有用过,就不加评论了。

7.使用节。如果希望在一片文档里得到不同的页眉、页脚、页码格式,可以插入分节符,并

设置当前节的格式与上一节不同。

上述7点都是关于排版的建议,还是要强调一遍,作者关心的重点是文章的内容,文章的表现

就交给Word去处理。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做与文章内容无关的繁琐的排版工作,一定要停下

来学一下Word的帮助,因为Word

早已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功能。我不怀疑Word的功能,但不相信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经常遇到

“所想非所见”、“所见非所得”的情况让人非常郁闷。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些情况也可以尽量避免,即使遇上,也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建议如下:

8.使用子文档。学位论文至少要几十页,且包括大量的图片、公式、表格,比较庞大。如果所

有的内容都保存在一个文件里,打开、保存、关闭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且不保险。建议论文的每

一章保存到一个子文档,而在主控文档中设置样式。这样每个文件小了,编辑速度快,而且就算

文档损坏,也只有一章的损失,不至于全军覆灭。建议先建主控文档,从主控文档中创建子

文档,个人感觉比先写子文档再插入到主控文档要好。

9.及时保存,设置自动保存,还有一有空就ctrl+s。

10.多做备份,不但Word不可靠,windows也不可靠,每天的工作都要有备份才好。注意分

清版本,不要搞混了。Word提供了版本管理的功能,将一个文档的各个版本保存到一个文件

里,并提供比较合并等功能。不过保存几个版本后文件就大得不得了,而且一个文件损坏后

所有的版本都没了,个人感觉不实用。还是多处备份吧

11.插入的图片、和公式最好单独保存到文件里另做备份。否则,哪天打文档时发现自己辛辛

苦苦的编辑的图片和公式都变成了大红叉,哭都来不及了。

其他建议:

12. 使用大纲视图写文章的提纲,调整章节顺序比较方便

13. 使用文档结构图让你方便的定位章节

14. 使用文档保护,方便文章的审阅和修改

15.

Word表格的排序、公式和转换的功能也是很值得学习的上面的建议并不全面,但相信比较管

用。如果还有疑问,自己花些时间研究一下Word的帮助,相信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建议数模小组事先为本组的数模论文建立一个适合本组写作风格的模板,第一次可能会累一

点,以后就只需套用模板,建模效率提高不少哦

另外,大力推荐上文中Word自定义样式、交叉引用、分隔符等功能的使用;子文档就不必了

,因为数模论文一般不长,不会超过20页;至于编辑公式是MathType5.0还是EQNEDIT好,

见仁见智吧,用了就知道了。

当然,以上只是建议,使用与否,大家视情况而定,希望能有所帮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8 15:34:54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ExcelHome

GMT+8, 2024-12-11 21:21 , Processed in 0.05711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1999-2023 Wooffice Inc.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0001号 沪ICP备11019229号-2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任何违反国家相关法律的言论,本站将协助国家相关部门追究发言者责任!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李志群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