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年代是个充斥浮躁气氛的年代。 要想计算3*7=?不用背乘法口诀,只要打开电脑,输入公式; 要想看书?不用识字,首选卡通; 要想学习OFFICE?《速成》、《三日通》满天飞; 论坛里,这样的朋友怕也有一些,上了论坛,匆匆问到答案,匆匆向老板(或自己)交卷; …… 就连中小学生作作业都有了最简单的办法:到网上去,打开“作业帮助中心”,半小时全部搞定,再不用熬油点灯了。 这个世界是快捷的,只要你想要,马上就有结果。 人的生活节奏也变快了:注意力不超过三分钟,一切超过三分钟的东西,都必须分解为若干个三分钟的单元。不然就没有人予以理会。 这个世界怎么啦? 压力。一切都是生活的压力造成的。 你比别人慢一步,就落后在别人后面一丈远; 你的东西比别人晚交给老板三秒钟,下个月你的奖金就可能比别人少几百元; ……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用得着坐下来学习吗?我们还能坐下来学习吗? . 但是上天终究会惩罚这种浮躁。 没有充沛的体力,前半程跑得太快,哪有力量冲刺? 没有扎实的功底,你就是有了一千个答案,还是应付不了第1001个问题。 没有深厚的底蕴,你可以一时跟上别人的步伐,最终还是要输在半途。 在人生的道路上作一个匆匆过客,大路两边美丽的风景没有来得及欣赏,未免留下太多的遗憾! . 所以,我想说,还是抛开尘世的一切浮躁,安下心来,好好充实自己、好好欣赏路边的风景吧! . 在阳光和煦的下午,你泡好一杯清茶(不要袋泡茶,更不要速溶咖啡),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关掉电视,把尘世的一切嘈杂和烦恼抛在脑后,拿上一本《红楼梦》,静静地读它一下午,细细地品,慢慢地嚼,把自己溶进去……这样读了几次,你会庆幸,你没有错过这个世间如此美好的事物;原来你可以如此轻松地拥有这样美好的时刻。 阴天了,下雪了,这时候不适合看《红楼梦》,除非你正看到“踏雪寻梅”。这个时候,你关掉手机,打开电脑,翻开沃肯·巴赫的《宝典》(看他老先生的东西,离开电脑可不行,何况电脑书籍本来就是实践性很强的东西)。静下心来,一道题一道题地往下作,一章一章地往后看。这样学习了几次以后,你就会发现,原来EXCEL真的很神奇;你就会庆幸,没有错过弥补自己知识缺陷的最好时机! . 让我们都静下心来,认真读点书,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充实! 20070424补充:
今天看见一篇文章,写的不错,节录如下: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网络时代,传统的阅读方式正日益受到严峻挑战:我们还读书吗?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完成的第四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6年来,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已从1999年的60.4%下降到2005年的48.7%,有四分之一的读书人读书时间在减少,其中城市居民阅读率的下降更甚于农村居民。 关绮莉是山东省一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她说:“繁重的工作状态,让我无暇翻书,空闲时间也先上网,不是为了浏览新闻,就是为找线索。回到家,就累得只愿意翻翻杂志,看看影碟。”
知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读书生活也出现了危机:“想读的书,永远没有时间读,不太想读的书,却占去了大量时间,而且永远也读不完。有时会产生荒诞感:看似永远在读书,又好像永远没有读书;或者,不知我在读书,还是书在读我?” 郝振省说:“这里面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没时间’可能是真的‘没时间’,也可能是借口,而‘不习惯’读书既有原来就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问题,但也不排除原来有读书习惯的人们却因为现在‘没时间’读书而坚持不下来的问题。” 雷达说:“我的读书姿态常常是:一卷在握,正襟危坐,每个细胞都很紧张,为的是在最短的时间抓出一些要领,形成一个评论的框架。所谓艺术的直觉,沉醉自失,含英咀华,都谈不上了。我读得专注,读得累,可就是没有发自深心的感动。恐怕这种阅读就是‘实用阅读’或者‘功利阅读’。”
孔子曾感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人读书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陶冶性情,现在人读书更多的是为了获取一份工作或是更好地工作,或是为了炫耀自己,或是单单就是为了别人谈论某个话题时自己也能参与其中。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马广海教授认为,在功利主义驱使下,人们的阅读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阅读的目的性太强。
马广海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在加快,网络使新闻的知晓与发生几乎同步,中间没有‘时差’,火车也不断提速,整个社会物理的、心理的速度都在加快。功利性读书正是个体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环境,为了生存的需要,而采取的阅读方式。但是“即便时代如此匆忙,我们仍然不能放弃追求完整生命的阅读。”
雷达说:“我们为什么读书?在我看来,从来不问这个问题的人不是读书的人。凡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追问这个问题,并陷入苦恼的人,也许才真正靠近了读书的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4 19:35:3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