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看书 自从我参加了工作对书的兴趣越来越浓,这得感谢我的第二任师傅。他对文学非常感兴趣,工作之余经常给我讲文学方面的故事、讲中、外名著。使我开始对书产生了兴趣。接触电脑后没有老师讲解,靠自己看书来提高,从此再也离不开电脑书籍了。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看书的体会: 一、看过OFFICE书籍的人不少,用过OFFICE软件的人更多。这些专业书籍在学习过程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我想就自己的感受谈一谈。我购买的EXCEL书比较多,就用这类做例子吧。(鉴于本人还没有介入VBA、图表,以下的介绍以基础操作和函数为主。) 目前市场上的新书很多,而且还在不断更新中。但万变不离其宗,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是基础操作类。这类书的命名常以“***基础”、“***大全”字面出现。内容主要是excel的基础操作。此类书的作用有两条,首先是针对初学者的作用,由于初学者对软件一无所知,希望通过看书让自己尽快入门。其次是作为字典使用,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往往在看书时看到过某个操作技巧,可在使用时却记不起来,于是翻翻书,把它找出来,有点像查字典。这类书的命名还有一个特点,比如把书名写成《EXCEL基础入门到提高》等等,像这样的书最好别信它,一本基础大全就有一寸厚了,像这样入门还能提高的书该有多厚啊。 建议:初学者应该买一本简单的、内容较少的书,能让你尽快上手就可以。有一定基础的人应该买一本《***使用大全》类的书,作为“字典”使用,在不忙时经常拿出来看看,这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从两头往中间赶,有了交叉点记忆就牢固了。看书时看到的内容不一定马上就派上用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不一定马上就能在书中找出答案。这就需要边学习边找问题,要同时往前推进,寻找更多的交叉点。 第二类是结合实际应用类,比如《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EXCEL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EXCEL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等等。这类书的的特点是结合具体工作的操作和函数应用。所谓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就是利用EXCEL的基础操作处理财务数据,因此大家不要太迷信这类书。比如说,用排序功能对数据进行升、降序的排序,这种方法在基础类的书中肯定有。而在应用类书中的数据是财务数据,因此就称之为在财务中的应用。至于函数的单独应用也无非是利用函数处理、加工财务数据,区别在于被加工的对象不同,但加工手段是相同的。那么这类书独有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利用EXCEL中的多种功能或多个函数组合起来,完成一项财务特有的工作。例如编制凭证汇总表、计提折旧表、成本分析表、财务管理分析表以及财务报表等等。这些东西比较实用,结合工作非常紧密,拿下来就能用。这是此类书区别于其他类型的一个主要特点。凡是有一定基础的、使用过这写东西的人都应该经有过这样的体会,与其使用别人的东西,还不如自己做一个。原因是EXCEL编出来的表通用性较差,适应性非常弱,需要不断进行加工、改造。因此,如果这个表不是自己编的是完全照搬的话,你肯定会遇到使用不下去的问题。即使是专业的财务软件也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小范围的维护。 建议:从上述字面看,这类书好像一无是处了,其实不全是这样。这类书可以提供思路,帮助你编写适合自己的东西,在某个具体问题的处理上能助你突破。因此我建议在起初接触用excel处理复杂工作时可以一本专业应用的书,作为思路的一个来源进行参考。搞过编程的人都知道,读别人的程序比自己编一段还累。 第三类是函数类,这类书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类似于EXCEL的帮助文件,没有组合使用的介绍,只有函数简介,其中包括参数的设置条件和作用。涵盖的函数比较多,一般的书能包含200个以上的函数介绍。另一种是宝典书籍,这类书组合使用内容比较多,对大多数研究函数的人非常适合。这两种各有各的作用,前者可以作为工具书,用来查找参数的设置规定和适用范围。在闲暇的时候无意地翻看。有些人有看字典的习惯,是没有目的地看。这种书也可以用来作为平时翻看的对象。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体会通过这样没有目的的翻看可以积累更的函数知识,有时积累的可能是用于索引的“快捷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把300多个函数全部背过确实太难了,但我们可以通过翻看的方法积攒“快捷方式”,一但用到时,至少知道有这样一个函数。关于宝典类的书作用就更大了,它可以解决很多看似不可能的问题。比如用函数求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对与刚刚接触函数的人来说,也许你首先想到的是在帮助搜索,但帮助里肯定没有结果。这类书主要介绍函数的组合应用,采用的例题也比较通用,比如:返回一列中最后一个不为空的单元格内容或行号、求数据区中对大的n个值之和。等等。看到这类书时,你会突然发觉原来EXCEL是这样的神奇。等到把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浏览完,你会发觉EXCEL比你想像的要神奇的多。 建议:如果你是一个excel的爱好者,如果你想了解EXCEL的奥秘,你应该购买一本专门介绍函数的书;如果你还想深入了解,那就应该再购买一本宝典类的书;如果你是个EXCEL发烧友,那每版宝典都应该购买,虽然内容有雷同的地方,但新版书会添加会多内容的。 综合来看上面的三类书,从上往下排,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一个“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的过程。刚接触时,什么操作都不会,什么规则也不懂,这时必须按照基础中的规则去操作它。有一定的基础后就开始试图用它解决问题,感受excel带来的便捷。最高境界是脱开了制造者的初衷,利用规则以外的规律去解决问题。比如lookup的另类用法,就是脱开了设置设个函数的初衷。其实现实工作中类似的情况到处都存在,比如刚参加工作时,你必须按照原有的规则办事,随着规则的不断掌握和操作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你会采用一些背离原有规则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 二、通过对书籍分类试图告诉大家各类书籍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下面说说如何在工作中利用书籍。 记得有个同事问过我一个问题,从用友软件导出的数据表中每条记录前面有数量不等的空格。问我如何去掉它。我用查找替换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同事说:“原来这么简单啊,我用删除的办法都一年多了。”有一次我看到同事在做成本报表,表格中有一列是单位产品的消耗量(简称单耗),另一列是总成本,总成本等于单耗乘以表格右上角单元格内的产量,我看到他的操作办法是在总成本列按下等号键,再用鼠标选择本行的单耗,按加号键,再用鼠标选择产量单元格,回车。这是第一行的操作方法。第二行照旧,这张成本表有三十多行,他就这样操作三十多次。我告诉他在产量单元格的引用前面加上”$”,以下就可以实现公式拖拽了。他惊讶地说:“原来还能这样使用啊,以前做的无用功真是太多了。”类似这样的无用功我也做过。为什么呢?我自己体会有两点,一是习惯用法,习惯成自然。加之没有看书习惯,失去了摄取简捷操作的机会。二是周围人的水平都很低,这种方法已经是高手的水平了,所以很知足。其实还应该有第三条工作态度的问题,但与本文无关,这里不再多说。怎样避免呢?首先要培养善于找捷径的习惯,只要感觉到重复性的操作太多,就要试图寻找简便方法。电脑这东西最大的优势在于不怕烦琐,最擅长做重复性的工作。如果在工作中发现重复性的工作太多,就应该想办法了。论坛中经常出现如何打印听课证、准考证的帖子,提问的人是在寻找让电脑来做这些重复性劳动的办法。其次是看书,有问题时要看书;没有问题也要看书。Chrisfang会员在读书调查帖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看书看得最多的地方是目录和附录”。有问题时先从目录查起,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问题时也从目录看起,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从而积累更多的操作方法。本段的主要内容是想让大家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寻找捷径和看书的良好习惯,能做到这些,你的EXCEL水平会有大幅度的增长,你的工作效率会提高。 三、谈谈看书过程中的体会 不知道别人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我开始接触电脑书的时候看不懂、没有兴趣、看不下去。每本书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看几页感觉没有能用上的功能就不再想看了。尤其是第一次接触到大量的专业术语根本不知道是在说什么。书中关于各种功能的介绍步骤太多,每步操作的内容又不知所云。所以越看越没有动力。比如在介绍数据排序功能的方法时是这样写的。“点击数据菜单中的排序命令,系统会自动检查是否有标题行……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主、次第三关键字…….按自定义序列……导入自定义序列等等”对一刚刚接触EXCEL的人来说“标题行、关键字、自定义序列、导入”是什么意思?怎么操作?这都需要很大的耐心才行,还需要个人的兴趣做支撑,否则就会逐渐放弃看书了。这是最初接触EXCEL看书时的感受。解决的方法是边看边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兴趣,巩固看书的效果。 看函数类的书也存在看不懂的问题,我的体会是一定要亲做几个类似的题,光看是很难记住的。也许当时理解了,但过几天就又忘了。我曾经把上百个公式打印在纸上,随身携带,有空就拿出来看看,有机会就在电脑上试试,看是否已经背过。特别复杂的公式就需要进行分解了,尤其的复杂的数组公式,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好用F9分段查看公式结果。 以上是我在看书中的一点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0 9:19:54编辑过] |